道路 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chǎn)損失的事件,隨著車輛的增多,我們更應(yīng)該多學(xué)自救及他救的方法,以免因自己的不了解及錯誤理解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1、車禍時,司機和乘客該如何自護,減低傷害?
A.面對車禍,首先要有臨危不懼的心理素質(zhì),要冷靜,不要慌張。立即撥打120、122等急救、交通部門的電話求助。
B.對司機來說,在遭遇車禍時最好迅速用雙手緊緊壓住方向盤,可以減緩強大的沖擊力對胸部的強大打擊,同時緊緊壓住方向盤還可以減緩對面部、頸部的沖擊。
C.對乘客來說,兩車相撞時的打擊主要是身體因慣性作用劇烈前傾后又反過來向后反沖,這一前一后的兩個危險“運動”,輕者造成頸椎損傷,重者則引起頸椎斷裂致死的后果。這時,應(yīng)馬上側(cè)身,頭頸緊靠車座后背,使慣性作用的上身呈左右晃動而免其前后傾倒。此外,為防止向后反彈的身體再次向前倒而碰在前排椅背上受傷,在撞車的一剎那,要迅速伸腳頂住前排背靠著力的部位,并以手掌或手肘護住頭部。另外,發(fā)生車禍時車窗玻璃對人的傷害極大,司機或乘客要迅速低下頭部,盡力將車內(nèi)固定物如扶手、椅背、座位等抱緊,以防止碎玻璃片割傷、劃傷頸、面部或刺中其他要害部位如胸部等。
2、車禍后如何自救互救?
對事故傷員的現(xiàn)場急救,應(yīng)從受傷部位、傷后不同姿勢以及傷員的具體傷情出發(f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
A.最常見的是駕駛員被方向盤或變形的駕駛室撞傷,并困在其內(nèi)。在撬開駕駛室門窗后,可用硬紙板或厚塑料紙固定頸部,以免頸椎錯位或損傷;同時可用一塊板插到傷員背后,用繃帶或布條固定,一起將傷員慢慢移出駕駛室。切勿隨意將傷員拉出,造成二次損傷,甚至導(dǎo)致生命危險。
B.對彈離座位或被車輛撞倒的傷員,不能隨便抬抱,要先將傷員作為一個整體轉(zhuǎn)至平臥位,固定頸部,由三四人步調(diào)一致托起,并移至木板上;其次,用帶子把傷員固定在木板上,頭放后、足在前,平穩(wěn)搬運。如果現(xiàn)場只有一人,急救者應(yīng)靠近傷員后面,雙手穿過傷員腋下,抓住其未受傷的肢臂,輕輕抬起,然后小心向后拖曳。拖動時,保持傷員的頭、頸、胸部處于一直線水平上。
C.傷員表面皮膚少量出血,可用布壓迫止血后包扎;噴射狀出血,說明大血管破裂,應(yīng)設(shè)法鉗夾血管止血;對四肢出血,一般可用帶子扎在近心端,扎一小時放松5分鐘。四肢骨折時,可臨時用木條、樹枝等固定患肢,以免骨折端刺破周圍組織、血管和神經(jīng)。若胸部受到擠壓、碰撞時,易發(fā)生肋骨骨折,此時不要過多挪動胸部和用手觸摸。
D.原則上禁止給傷員服任何飲料和茶水。因為大多傷員須手術(shù)治療,飲服飲料和茶水必會增加手術(shù)難度。對已昏迷、嚴(yán)重休克、頭部外傷和呼吸道阻塞的傷員,嚴(yán)禁用嗎啡,以免抑制呼吸和掩蓋傷情。對昏迷的傷員應(yīng)注意開放氣道,將傷員頭略向一側(cè)傾斜,有利于口鼻腔內(nèi)的分泌物、血液、粘液和其他異物排出體外。同時,取出傷員身上的尖刀、金屬幣、鑰匙等物,以免壓傷
倍思特希望這篇文章對所有開車的人們有所幫助